阜阳最具代表性跟最为古老的地标,要是拿一个出来说的话,我觉得资福寺一定算得上是一个。北宋时期就已经存在的寺庙到现在为止已经是有上千年的历史。资福寺还被大众称之为大寺。
西起鹿祠街,东至解放路南大街,这条街道长不超过100米,宽不超过5米,就是大寺街。那里挤满了商贩和人,不是一个安静的地方。然而,千年寺庙资福寺就在这里。
说起“大寺”,几乎人人都知道,原来的名字“资福寺”却有不少人知晓。这寺庙在这里的存在,估计已经是有很厚重的历史绵延。
据清代道光年间《阜阳县志》记载:“颍州资福寺,旧为宋代修颙禅师遗刹”。始建于宋仁宗嘉祐年间(1056-1063年),宋神宗熙宁年间(1068-1077年)扩建。它是阜阳现存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,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
历史上,资福寺是一座古建筑群,东西宽80米,南北长117米,占地14亩,加上护院、池塘,不少于20亩。寺庙里有很多佛像。几百年来,由于香火的兴旺,连绵不断,人们简称“大寺”,称庙前的街道为“大寺街”。
大济街是以资福寺命名的。多年前的大寺街并不热闹,那是老人眼中的桃花源,阜阳旧景“七十二二连桥”,“大寺烟柳”就在这里。大寺街从安静到喧闹的过程,也是资福寺从幽古到破旧再到重建的过程。
如今进入资福寺,游客很难将它与古朴联系起来。现代画廊,华丽的雕梁画栋屋檐,2000多处修缮和粉刷。新装修的资福寺比以前小了很多。它由藏宝殿、地下藏宝殿、卧佛殿、观音殿和经堂组成。
禅师遗憾地说:“除了地藏殿,它仍然是旧的,其他的都是新建的。”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寺庙被摧毁得面目全非,装饰品和佛像被毁。
“文革后,我突然在这里看到了僧人。我觉得它们和大寺庙一样。他们的衣服破了,但眼睛很深。因为它离第三中学不远,大庙是我和学友常去的地方。听老人描述不远处的七十二连桥,听寺庙里数百名僧人的荣耀。”
当张林14岁时,他在20世纪70年代去了资福寺,当时僧人已经远去。那座庙宇仍然矗立着,但是已经破败不堪了。
2000年,资福寺进行修缮,张林重返故址。虽然寺庙有更多的现代建筑材料的陈,但无法停止听到佛经的声音,仍然让他尊重。